顯示具有 飲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飲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6月11日

Saint-Émilion -- Macaron & Wine(以及業餘的購酒經驗分享)



Saint-Émilion 是波爾多地區右岸的一個葡萄酒的AOP(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egée 原產地限定) 產區,一個周圍都是葡萄園與酒莊的小鎮。沒有什麼舉世聞名的觀光景點,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老小鎮,鎮上舉目所見,有將近一半的店家都在賣酒,鎮外放眼望去,就是整片整片的葡萄園,我造訪的時候為春天,不是葡萄的產季,也不是觀光旺季,鎮上一派悠哉,鎮外一片光禿,不過這樣的閒適,我倒是蠻喜歡的。
食色性也。以下先來說說這個小鎮的特產 Macaron 與葡萄酒。





MACARON


這個小鎮除了稍後會簡單介紹的葡萄酒外,還出產「復古版的macaron(馬卡龍)」。推測這種 macaron 是平常一般認知中的嬌貴 macaron 的原型,他們的基礎原料都是蛋白與杏仁,烹調方式都是烘焙,不過在 Saint-Émilion 的這種,非常親切,他是個相較之下非常豪邁灑脫又溫暖的點心,外硬內軟,酥硬的表皮比菠蘿麵包的表皮不油後再硬一點(菠蘿麵包的皮去掉蛋黃與奶油的感覺),口味清爽明快中又有甜味讓扶著的味道往下拉一個穩定扎實,吃起來有點像是古早味的手工餅乾,但是裡面微濕鬆軟的部分又增添一點洋氣的柔美。一合約莫三四歐,裡面有二十四片,每片都排好黏在紙上(沒錯!真的是黏在紙上,要摘下來吃)

嬌貴Macaron 的整理:Macaron at Paris

 (路邊隨便找一家順眼的買來嚐嚐味道,因為⋯⋯請見下張圖的解說)



 (這間是間老店了,為在鎮上東北邊快要出了鎮的地方,我總是很幸運的會在店家年度公休日造訪,這種員工集體放假出遊的訊息,在網路上查不到啊~我一再盯著店門口貼的公告,跟自己說,我看不懂法文,事情一定不是我想的那樣,他晚點就會開門了⋯⋯是情就是我想的那樣,他不會開門)





WINE



簡單來說,波爾多地區已波爾多和分左岸(left bank)跟右岸(right bank),兩岸釀的葡萄酒通常都是以 Cabernet Sauvignon 和 Merlot 這兩個品種的葡萄為主,不同比例調配⋯⋯(如果這時你開始在思考那兩個字的發音,或者開始想那是什麼意思的話,不要緊張,我等會兒就翻譯,如果你對那兩個字沒有太多的認知障礙的話,請跳出視窗,好好回去看你的像樣的資料,以下的內容對您不會有太多的幫助)。


好的!我們現在來把那些「葡萄語」翻譯成白話文,右岸拿來釀酒的以及在調配上比例比較高的是一種比較肥碩的葡萄,這種比較胖的葡萄產生的結果就是,通常岸的紅酒會果味比較飽滿,喝起來比較親切,可掬,然後酸味可能會多一點,但是這個部分在飽滿方面反而讓他不會太呆板。比較一般一點的,味道就會簡單一點,可能在果味之後,味道就扁掉了,感覺會有點像是把水果擦一擦直接就啃來吃了。比較好一點的,層次就會比較多(水果款式比較多),從開始到結束,會覺得好像要說什麼的時候,下面一個味道又出來了,然後也抓不到,就隨便了,反正享受就好(好吧~這是我個人比較懶散,無法費心思去弄清楚他)。而岸的酒通常是用一種比較精實比較小點的葡萄主打(左右岸的大小只是相對值,事情沒有嚴重到像是要剝皮吐籽的大葡萄以及無籽小葡萄的大小差異那麼誇張,他們都是洋葡萄,就那樣)所以常起來的味道也比較精實幹練渾厚,但是又不是脂味,比較有種植物樹木的感覺,會在隱約中有點像是要嘗到了葡萄蒂似的,香氣比較沈穩,不過蠻容易是單寧偏高,要稍微等一下的。我自己如果是要挑大伙兒同樂的酒的話,會優先考慮右岸的,基本上是廣結善緣的安全牌,不過自己要喝的話,我是傾向優先考慮左岸,我覺得比較刺激有趣,也比較喜歡他味道的走向。(不過這之中的有趣,有一部分是來自于我都記不住酒莊名字,也搞不清楚誰是誰,我記住酒標字體跟排版已經是目前的極限了。大概是種瞎子摸象般的驚喜)


以上說那麼多,無非就是要選酒、買酒、喝酒,懶散如我,至今仍舊覺得最快速便利的方法就是直接跟店員說預算跟用途,讓店員幫忙挑(目前為止沒有試過這之外的方法 − 在單價較偏高的購買行為方面)。不過在溝通上有幾個方法,供作參考。


首先,當然是找家店員的溝通方式讓人覺得舒服的,這見仁見智,像我對於市場價格沒什麼改念的狀況下,就是找個看起來沒有在騙我,或者是就算被他騙也心甘情願的。這次在 Saint-Émilion 的經驗是,我跟店員說我只是隨便看看,他還是遞了一小杯蠻特別的給我,說是讓我可以更享受「隨便逛逛」的過程,原以為我隨便逛逛他也「隨便倒倒」,但是我「隨便嚐嚐」後發現它一點也不隨便,是款既成熟又特別,樂趣與驚喜很多的酒,多走兩步後實在忍不住轉往櫃檯跑去問他到底是拿什麼給我喝⋯⋯於是生意就這樣談開了。

(店員招待的酒)



在願意相信店員的情況下,就可以來抓一下自己的預算了,到底願意花多少錢在這件事上。在歐洲地區,通常十歐以內就可以買到還不錯的了,不過要稍微小心六歐以下的,因為稅制的關係,還有包裝運輸種種,每瓶六歐以下的,酒商每一瓶的獲利大約只有兩三歐,甚至更少,這時就要思考,獲利那麼低的情況下,酒商是裝了什麼進到瓶子裡咧?
二十歐左右,就可以期待豐富程度以及各種味道的協調性。三十歐左右大概就是標準經典款,該產區該品種該是怎樣就怎樣。而四十歐左右要嘛是經典中的經典,不然就是在口味或混合的方式上有特別或者卓越的表現。但這也只是大方向,一切見仁見智,而且有時候影響價格的是一些很無聊的原因,像是商業炒作、量少、當年氣候不好所以產量不好、品牌、過度偏激的限定產區(這種事在舊世界,也就是傳統的葡萄酒產區還頗常見)。
再不然⋯⋯可以打店話問一下令尊令堂或者國小老師,如果已婚的話,問一下你的配偶看他怎樣才不會跟你離婚。


店員可能還需要買方多提供一點資訊,或者目地、或者佐餐、或者口味、或者個人興趣
目的部分,如果考量要贈禮或是在什麼場合上要用的,那可能就會考量一下酒標上是不是有什麼厲害的東西,像是年份或者酒莊,好比店員就問過我:「big brand or good value?」據說在大豐收的年份,就會有比較大的機會用比較低的價錢買到比較厲害/知名的酒莊的產品。
佐餐方面,就是直接告訴店員你是要拿來配什麼菜用的,除了動物的種類(魚、雞、牛、羊、豬)外,最好說一下烹調方式或者是哪一地區的料理。


如果特別在意口味的話,常用的關鍵字有:
light/full body, leafy, fruitful, flora,  high/low acidity, high/low tannin
當然,可以用來描述酒的單字不止這些,但是其他的,要嘛說出來就要牽扯到價錢(木桶或木塊產生的:biscut, meaty, toast, chocolate... ),不然就是也沒什麼好影響口味的。當然還是有像是「paasion fruit, stone fruit, bready...」這一類比較細點的描述,是說,如果你都知道到這步田地了,你究竟是為何還沒有關掉視窗?(btw, 如果想要說出bready 這個字,那你的預算可能要再多抓個十歐,不然就是你前面講的其他關鍵字的品質準備好會下降個十歐左右)


有件比較弔詭的事是酒的年份,很容易會有錯覺,覺得年份久遠的酒似乎比較厲害。但我覺得酒的價錢不能單看年份而論,還是要綜合地把產地(土壤、氣候)與釀法(木桶、木塊、香料、鐵桶、手工、機械⋯⋯)一起放進去考量。有時候,雖然年份久遠,但是酒本身就一般般,那也就沒什麼好跟雖然年輕,但是精緻的酒來比。
年份這件事,比較可以去考慮的一個方向是:一般而言,粗製的酒,通常不能放太久,會像利樂包果汁一樣,兩三年就過期壞掉了,所以超過三年以上還敢放在架上賣的,那應該在製程上不會太差。而法國地區不少小酒莊,釀一釀就在當地賣一賣,沒有特別出走他鄉的,有時候,以普通的價格(十幾歐)就可以買到十年以上的酒了。
另外一個大方向是:放得久的酒,在歲月中,味道會逐漸調整,互相融合,所以開瓶喝到的時候,整體味道在嘴裡的協調感會相較之下好一點。而年輕的酒,味道可能又會比較顯跳分離。
簡單來說,年份這件事可能有些什麼可以期待,但是不足以單一的被拿來論酒的生死。(我這邊說的主要指時間的前後,不是當年氣候好不好的部分)


個人興趣的話,就我自己來說,抱著探索新大陸的心態,就會跟店員說我希望可以是哪一個產區的,請他根據我期望的價位跟產區幫我推薦。基本上,那個地名所指的地方越小的,通常限定就比較多,那相對來講,可能會比較精緻點,簡單的舉個例子來說,在報上自家地址時,如果說是住在信義區,那好像就比住在臺北還厲害一點點,如果進一步在報地址的時候報的是街名又或者甚至是報建築物的名稱(「帝寶」之類的)那好像又更厲害了,但這也只是相對值,豪宅裡面也不見得都是住著好人或是好野人。回到正題,如果說想要很仔細的去追知名酒莊的話,當年拿破侖(就是那個穿著高跟鞋的捲毛)有把波爾多地區的酒莊分級,除了當年的四個加上後來升格的一個並列五大酒莊之外,其他二三四五級的酒莊的產品也不乏佼佼者,加上愚鈍我,有時實在是沒有慧根去弄清出他標示了「Grand Cru」到底要表達什麼(以及,限定更嚴格的也不在我的消費範圍內)所以就是認認地名就差不多了,而波爾多地區左右岸的幾個關鍵地名如下:

左岸 (left bank)
Médoc
Haut-Médoc
Pauillac
Margaux (五大酒莊中有個酒莊就是 Château Margaux,所以要看清楚上面寫 Margaux 是指地區還是酒莊)
Pessac-Léognan (出了波爾多(這個城市)往西南邊的火車就會分別停經這兩個小鎮)
Saint-Estèphe (這個地方好像比較少在第一時間被列出來討論,只是我有幾次剛好嘗到來自這邊的好味道)

右岸 (right bank)
Saint-Émilion
Pomerol

另外還有個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專門出產貴腐酒(甜白酒 nobal rot) 的 Sauternes ,他位在波爾多地區的西南邊。這類型的酒,對我來說實在是太甜了,但是不可否置的是,他真的是非常精彩,一瓶瓶味道的差異性很具體,其中特別好的,齒頰留香餘韻不絕!喝完後幾個小時在鼻腔裡都還感覺的到他香氣充斥著。女性友人對這路線的酒接受度都蠻高的。




以下附上這個小鎮的一些觀光照片:


 (有許多的wine tour 可以參加,其中有免費的也有要付費的,資訊都可以在information centre 取得,照片中的La Rose Brisson 就是鎮上其中一個可以免費參觀的)




 (從小鎮的東側往裡拍)



(Le cloître des cordeliers)



 (Le cloître des cordeliers)



(這樣遼闊的畫面,光看著心情都好)



(雖然他除了葡萄之外好像就沒什麼了,但是就是讓人一片舒暢)



(Les grandes murailles)



(雖然只是個小鎮,還是玩到夜幕低垂)

2014年4月2日

【食】bouillabaisse -- 南法馬賽的經典美食

bouillabaisse 是南法普羅旺斯地區(Provence)馬賽(Marseille)的一道知名佳餚,算是種「不怕出身低」的食物。馬賽是個漁港,早年把賣剩的漁貨通通丟在一起,煮成一大鍋大雜燴般的濃湯來喝,時至今日,已經擠身豪華料的行列。在講究的餐廳裡,會將魚貨處理好後經歷約莫一天的炖煮,以套餐的形式呈現。

這道傳奇料理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有提到,余先生當時對這道料理的評價甚差。鑑於不知道余先生當時實際上是遇到什麼樣的狀況,也或者個人口味有所差異,所以無法置評。倒是在查這方面的資料時,有些資料指出,這是道成敗落差懸殊的一道料理,要慎選用餐的餐廳。

在造訪馬賽時,選了位於海港邊的 Le Miramar 來體驗這道料理。 Le Miramar 供餐的方式是一整套的套餐,前面有開胃菜,然後是湯--也就是 bouillabaisse,並送上麵包與佐料。用畢後再將湯與海鮮一起呈上。餐後自然還有小點心。份量極大,建議兩人共享,食量不大的人,三人共享也很足夠。

完整用餐筆記如下(其中包含我那食量驚人的友人們--也可能是會錯意的友人們--額外加點的許多餐點)

四人份的餐前小點,松露片松露醬抹在餅上


開胃菜,白色的部分是濃鬱的,綠色摻有松子的羅勒醬中用香氣把味覺舒展開,橙色的果醬拉一股清爽的平衡,而一旁酥脆的麵包把這些張揚的口味安定下來


友人另外點的前菜,基於對自己食量的認知,我決定看看就好,無疑是賞心悅目的畫面


服務生會先展示並解釋一下熬湯用的種海鮮


所謂的 bouillabaisse 本體


bouillabaisse 是十分濃鬱的湯,隨餐會附上這先佐料,可以依各人喜好搭配這些東西享用


海鮮跟湯一起。


bouillabaisse 無疑的,海鮮本身的鮮度是有的,但是以這樣的炖煮方式,精華其實都已經進到湯裡去了,海鮮實體的部分已是錦上添花。我覺得,這類的傳統佳餚,有時實在有點難展現廚師的廚藝,因為做法既定,廚師就是得照著古法烹調,然後就很認真的烹調,在時才選擇上花點心思。做的很好很好,但是就沒法兒去展現廚師匠心獨具的部分了,動了食譜,那免不了就是些「不道地」的質疑。所以我個人對於這位主角的看法就是:很認真,能把這樣的食物端到披著桌布擺著桌飾的餐廳裡成為主角,算不容易。但這之中,免不了參雜了西方世界對於料理態度上的差異。
爾後我在歐洲別的城市的市集裡也點了這道 bouillabaisse,精緻程度以及做工自然是沒有這餐廳裡的那麼成熟,但是其中味道的差異我覺得也不至於到這樣十來倍的價差。當然,我也是從我的角度出發的這樣覺得。就我看來,這道料理出現在馬賽的一些知名餐廳時,差不多就是料理界的朱元璋吧。而我無從置評長著癩痢頭土匪般出身的一個人,黃袍加身後,身價究竟該有多大的差異變化。



最驚人的是,友人們還點了這些甜點!

這是另一盤甜點,我在內心由衷的佩服友人們的食量

基於鄙人實在是再也吃不下了,我就分別稍稍淺嘗小口為止。視覺效果就如同照片呈現一般精彩,搭配上也別出心裁,除了原料上的獨到之處之外,整體口感味覺的平衡簡直是料理上的琴瑟和鳴。照片呈現不出來的是,貌似甜膩的甜點們,在廚師的巧手妙藝後在填中又綻放一種清爽,曖昧的香氣在牙縫間躲藏,來不及舔舐又溜得只剩一股陶醉在心頭縈繞。我以這麼飽的狀態來品嘗,真的是有失恭敬。


法式料理無論南北,最美妙之處就是一份套餐吃下來,簡直像是聽了場交響樂,從序曲的醞釀,中間的激情奔放,到最後結尾時逐漸恢復平靜。下圖這就是所謂的「恢復平靜」。清爽帶點酸味的一小杯,把先前那些在嘴裡或者引吭高歌,或者恣意奔馳,或者滂沱,或者妖嬈⋯⋯的各種味道們抹平,輕輕地、靜靜地、溫柔地,撫慰著味蕾。



又如同任何一部令人回味無窮的戲劇般,在祥和穩定的寬慰後,還藏了一筆驚喜,這是最後端上的四人份的餐後甜點。也是獨出機杼的一項,好比說右邊的糕點,就還摻了新鮮薰衣草在裡面,除了在味道上多了點層次外,也讓點心不至於膩的讓人還想找點什麼。是個完美的句點!



最後,我自己來幫各位看官做個總結,顯然的,我個人對於週邊的配菜 前後的配餐的評價高於 bouillabaisse 本身,也並非 bouillabaisse 有什麼不盡人意之處,若是初訪馬賽的人,我還是會建議在預算許可的情況下,找家好點的餐廳,品嘗一下這道料理,當做是種體驗。若我自己再度造訪的話,我覺得相同的餐廳這樣的價位,廚師在其他的餐點上會有更精湛的表現。而不可否至的是,他的確十分精彩,讓我時過一年後,仍舊回味,進而攥寫出這篇心得。


這次體驗的餐廳
Le Miramar
12, quai du Port
13002 Marseille
+33 4 91 91 10 40

2014年3月28日

Max Bordeaux | Wine Gallery & Cellar



原本幾乎都要忘了 BWB 的第一個 B 是 Bordeaux! 剛好BnB的屋主留的旅遊資訊後面的廣告頁有,才尋到的位在Bordeaux 市中心的 BWB (Bordeaux Wine Bank)

BWB 的 Max Bordeaux / Wine Gallery & Cellar 本身如同其他的 wine shop 一般是做葡萄酒貿易的,但是他在顧客端又提供一項別的店家沒有的「商品」也就是酒的儲值卡 (tasting card),這東西就像是大眾運輸工具用的儲值卡一般,可以放錢進去,如果有想要品嘗哪一支酒的話,就可以用卡去提領。每一隻不同的酒根據零售價的不同有不同的價位。一般而言,標在上面的是 25 ml 的價錢,除了 25 ml 還有 50 ml 、 75 ml,價錢與量成正比。到櫃檯買張卡(起價 25€,negotiable)就可以開始到個機器前去提領了,插卡、選擇要的酒款與量,按下按鈕(跟自動販賣機一樣),酒就會從酒瓶前方的管子中流出。然後就可以坐到一邊去享用了。需要水也可以請店員協助。順帶一提,這個設備除了在溫度的控制外,插管的部分也是儘量以最小的開口,以保持未被提領的酒可以跟外界有最少的接觸。

這種消費方式好處是,一些平常消費不起的酒款,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試到味道。或者是購買之前可以先試飲,然後再做決定。

此外,這邊也有教授各種價位等級不一的課程,可以事先預定
我造訪時,他們有的課程分別如下:
Grands Cru Tasting workshop : 35€/person - by reservation
First Growths Tasting workshop : 85€/person - by reservation




光是 Bordeaux 西南部 Sauternes 地區產的 noble rot (也就是甜白酒、貴腐酒)就依年份站了一整排,鄙人在機器前駐足了一會兒,覺得「哇~這畫面真是典雅美麗阿」後,立馬撤退⋯⋯。


在試飲的過程中,店員很開心的從 aroma kit  中拿出這兩瓶來跟我解釋味道的部分。



畫面中那張卡就是儲值卡,這張卡,全世界「不」通用, Max Bordeaux 目前除了 Bordeaux 之外還在東京以及台北兩個地方有設點,但是所有的系統都是獨立分開的。


夢幻逸品 -- aroma kit!!!  簡單來說,就是跟色票是差不多的東西(設計師 vs. 色票/色板 = 侍酒師 vs. aroma kit )


相關訊息
Max Bordeaux | Wine Gallery & Celler
14 Cours de l'Intendance
33000 Bordeaux
+33(0)5 57292381
gallery@maxbordeaux.com
www.maxbordeaux.com

Bordeaux Winebank


-------------------------------------------------------------------

Last but not the least!!!
BWB 在台灣的中山北路也有設點歐!
在台灣的名稱是「美樽廊」設在晶典飯店裡,飯店的G樓走到裡邊就是試飲的店面了,在美樽廊還有一些精緻的餐飲可以點來下酒,而儲值卡的部分也有些搭配的促銷方案,以不同的價位開卡,會有不同的贈品(是的,就跟辦信用卡差不多)。
而地下室的部分也有直接銷售酒的店面。


2014年2月14日

【倫敦生存】大魚大肉過日子 -- Smith Market & Billingsgate Market

在這個連折扣季都不怎麼好買,打折也打得很吝嗇,標價的數字跟其他歐美國家一樣,可是人家是歐元或美金,他卻是英鎊的倫敦,還是有門路過著大魚大肉的日子的。今天就來介紹兩個可以圓滿人生的市場 -- Smithfield Market 以及 Billingate Market。兩個都是價格十分理想,食材十分鮮美,地點還算便利的好地方(至少都是在倫敦一二區以內),也是餐飲業者的集貨地。美中不足的只有,這兩個市場都是需要一大清早,甚至戴月前往的。


Smithfield Market

位於地鐵 Farringdon Station 附近的肉市場。是肉類製品的集散地。雖然官方網站上是建議七點左右到,但是根據經驗,七點差不多是各個攤子準備打烊的時候了,目前最早就是五點半六點左右到,那時大約就是剩下當天六七成的東西而已。還沒有機會在更早的時間前往(我再也無法更早起床出門了)。



 (大片玻璃的加工區,只是分割切塊而已,沒有現場屠宰的畫面,請安心前往)

至於價位上有多令人愉悅呢?
兩塊沙朗牛排肉(合掌大,指節厚)大約是五磅
一塊我大約可以吃上四餐的豬頸肉,是十磅左右(下左圖)
兩三塊豬五花大約三磅不到(下圖右)




營運時間:禮拜一~五 3:00am - mid-moring (誠如上面所說,七點就幾乎沒剩下什麼了)


相關連結:
Smithfield Market
Smithfield Market 的官方網站,裡面還有些購買指南,要大家貨比三家







Billingsgate Market

是個海鮮市場,位於 DLR Blackwall Station 附近(或是地鐵 Canary Wharf),公車 277與D8 會直接停在市場門口,站名就叫做「Billingsgate Market」。裡面有各式各樣的新鮮海產,各種魚貨、鮮蝦貝類。

四點左右去,(據說)種類繁多,不及輩載;五點是平常我與朋友會去的時間,狀況還算不錯;六點的話,可能差點,不過可以考慮到旁邊的店吃海鮮早餐;至於七八點⋯⋯我們祝福這些朋友。
在裡面行走稍微要注意來來往往的運送海鮮的推車,以及潮濕的地面,市場門口的警示中也會提醒大家要穿硬鞋保護腳。而不少在裡面採買的人都是開車來載貨拉著手推車的。

(驚人的種類與價位)


價位上

一整盒一公斤的扇貝 (scollop) 是二十鎊
三顆鮭魚頭兩鎊(不過這之中牽扯到飲食文化差異)
整袋蝦大約是十鎊(大概就是快炒店兩大盤的量)
一整箱的魚下巴 二十鎊(多到可以辦六七人左右的宴客三次還吃不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裡面有兩家及其英式的早餐店。早餐的營業時間到接近中午(最晚一次是十一點多到)都還有。如果在海鮮上向隅的話,還是可以考慮吃個早餐。早餐價位也很宜人,約莫六七鎊,不過我從來沒有吃過 scollop + bacon roll 以外的東西,因為個豪華的 roll 只要三鎊,裡面有三顆完整的大扇貝,以及厚切的 bacon ,我不論怎麼掙扎都還是會點這個,並私心覺得比較靠主要出入口那家的扇貝比較肥美(如下圖)。





營運時間:禮拜二~禮拜六 4:00am - 9:30am / 一、日 公休



相關連結:
Billingsgate Market

這是Billingsgate Market 的官方網站,不過裡面就是簡單的交通以及時間的資料而已。

About Billingsgate Market

這是附屬在 Billingsgate Seafood School 下的介紹,裡面有些這個市場的歷史。




兩個市場 這樣的價位,算下來比鮮花素果粗茶淡飯還要便宜。

於是,我們可以說:「何不食肉糜」

2013年6月6日

Macaron at Paris



馬卡龍。
一種讓大家很容易對他不以為然的一種法式點心,但是我還是深深地被她所迷惑,因為他不論是工藝還是風味及口感,都俱有令人敬佩的卓越表現。

從工藝層面來看,它的製作相當不容易,他必須一邊維持溼度,一邊把表面烤的酥脆。
由風味上來看,他必須非常甜,但是又要甜的有層次,不能膩,甜中能帶股清幽為最佳。
口感部分,最外層的皮需要酥脆而薄,當牙齒接觸到表層的酥後,接著來的回饋是軟,軟的瞬間是溼潤,但是當牙齒切到核心的時候,要有黏的反饋,「酥、軟、潤、黏」之間過與不及都不行,香氣也要自然坦率,在牙齒咬開macaron 的瞬間,香氣要充滿口腔並不造作。
不過上述也是個理想值而已,就算是在法國巴黎知名糕點店吃馬卡龍,也不見得有辦法有這麼完整的感受。

此外,保存這種精緻的食品的方式也挺麻煩的,像是先前有為強調由法國直接空運來台的macaron,據說保存方式是在法國急速冷凍後,到台灣在用專業的冰箱逐步解凍。
最基本的溫度跟溼度維持就不是什麼省心的事,以前就有過收到一整盒的macaron,捨不得一口氣吃完,就冰在冰箱,又是裝盒又是套塑膠袋的,還是免不了沾上冰箱味還乾掉的下場,所以還是購買當次可以吃完的量就好。

這邊簡單介紹六間有在賣 macaron 的巴黎甜點店,附帶小女子拙見,供大家參考。當然巴黎有非常多家店都有在賣macaron ,這邊挑出的是名氣比較大,或是比較特別,並且我真的吃過的幾家。不過,我也只是剛好有到巴黎順道嚐嚐,並沒有常年居住在當地,所以每家都只吃過其中幾種口味,沒有大量反覆嘗過,必竟這也是個每吃一口就少一個便當的昂貴食物。


下列提到的六間中, Pierre Hermépâtisserie Sadaharu AOKILes Marquis de Ladurée這三家比較是 pâtisserie -- 專門做糕點的店。
LenôtreFauchon,是向餐飲集團一般,除了甜點外,還有賣鹹的,有廚藝學校或者餐飲相關的事業。
Ladurée 的發展觸角就不盡相同,他有些地方會設有餐廳,不過是比較像 cafe 或tearoom 的概念,產中還有香水之類的種用品。



Pierre Hermé 
http://www.pierreherme.com
相較於Fauchon 和 Ladurée,Pierre Hermé 年輕得多,Pierre Hermé 的創辦主廚是在Fauchon 和 Ladurée 任職後才自己出來成立 Pierre Hermé ,據謠傳指出,三家中現在還堅持手工,沒有變成工業化量產的就只有 Pierre Hermé 了,目前為止嚐到最接近完美 macaron 的就是 Pierre Hermé 了





Ladurée
http://www.laduree.com
他是間百年老店了,名氣十分大,粉粉嫩嫩的,事業版圖也很大,裡面的周邊商品還有香水之類的東西。





Les Marquis de Ladurée
https://www.lesmarquisdeladuree.com/
他是Ladurée 旗下將巧克力的部分 high light 出來成立的一間店,所以裡面賣的marcaron 是各種不同樣是個小克力口味 macaron,如果對於marcaron 有某些定義上的堅持的話,那這地方不是個理想的選擇,但如果熱愛巧克力,或是對於巧克力口味的macaron 好奇的話,倒是可以來試試,再者,雖然這間店在 Ladurée 旗下,但是佈置風格跟 Ladurée 略有差異,可以來感受不同產品線的形象設計差別。









Lenôtre
http://www.lenotre.com
如果你沒有太嚴重的甜點偏執,或者是「精神狀況有問題」的牙齒,或者只是覺得到了巴黎想嚐嚐看何謂 macaron 而已,那我會比較推薦這一家的 marcaron 尤其是上面有亮粉屑的三款。因為一般而言,沒有太過神經質的話,或者沒有太專注的情況下,各家的 marcaron 不是太容易吃出差異來,但是Lenôtre的這三款就是不管誰都吃得出差異了,首先外面多加的一層亮粉屑會比其他家的多一層不同的感受,而更有趣的是,中間的夾層除了直接可以看到的白色類似奶油的東西外,還有一簇藏心果漿,這三款的口味也是比較不常會出現在macaron 的調味中的花香,恩,花香爆出來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是蝴蝶吧⋯⋯。總之他的食品語言很白話,不用太為難自己去思考「那個這家比那家貴領點幾歐,但是吃起來的差異到底是?」這種想破頭也不知意義為何的問題。順帶一提,撒亮粉的並沒有比其它一般的還要高價位。







Pâtisserie Sadaharu AOKI  (青木治定)
http://www.sadaharuaoki.com
這個就是台灣民眾比較熟悉的一個品牌了,因為上述這些法國甜點店中也只有這一家有在台灣設點,不過這間店的老闆是日本人,他跑到巴黎學藝,學成後開店,目前只有巴黎、東京、台北三個城市有設點,這間也是在一些媒體上有些名媛名人們有介紹過的,而介紹他的macaron 時還會連帶介紹他的巧克力。macaron 本身就不錯,該精緻的精緻,也有些日式的口味。反而比較我驚喜的是巧克力的部分,非常溫潤,它裡面加上的味道,恬靜地和巧克力相互映襯,精彩程度不亞於macaron





Fauchon
http://www.fauchon.com
如果硬要說的話,好吧~其實除了青木治定,Fauchon 在台灣也有設點,可是設在桃園中正機場,這種設點方式⋯⋯跟沒設不是差不多嗎?尤其是他在眾多國家都有設點,這是要方便出國回來忘記買伴手禮時,可以趕快補上佯裝是從他國買回來的意思嗎?
Fauchon他比較特別的是他的形象,上網搜尋他的平面廣告,就會印象深刻——豐唇、花俏的éclaire。而他店的色調就是像下圖般鮮艷桃紅的。





éclair











最後。
有時愛的種子是小時候就埋下的,這是在台灣早年一種很像是 macaron 的一種小西點,小時候還蠻常有這樣的東西出現在家裡的,就是個巷口街角的麵包店裡會賣的東西,常常一不小心就吃掉半包了。而這樣的東西目前在台南台北的一些老餅舖都還有在販售,前陣子稍微有媒體在報導,報導過程中最耐人尋味的是,以前都叫這東西為「小西點」,但現在的報導可能是為了讓當今世上的人更能理解,就改稱他做「台式馬卡龍」了。
這是個吃起來口感完全不同的東西,鬆軟的海綿,在出爐時早就碎掉的表皮,細緻的砂糖,簡單的奶油,是個吃起來很親切的食物。如果把macaron 譽為都會名媛,那小西點就是鄰家女孩了——溫柔而俏麗。

(我小時候可沒有吃東西還拍照的習慣,所以這邊借用一下網路圖片,圖片來自於這個網頁:臺南老甜點》台式馬卡龍:超復古的台味西點